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能劇1-能劇舞台



前言

以前曾經自己製作了一各網站介紹能劇,但年代久遠且被砍了,所以把以前的資料移轉到部落格
能劇的起源


儀典中的舞蹈和其他的亞洲國家一樣,為日本劇場的濫觴。初成形時,以三種主要形式出現:能劇、淨琉璃(傀儡劇)及歌舞伎。『能』即是「以歌和舞表演的戲劇」。

能劇的類型

具有日本獨特的美感的能劇是幽玄美最好的代表。能劇的特色,其著眼點在幽玄的歌舞,而不以寫實或戲劇性的內容、情節為目的,劇中人物的取材,亦以能夠配合歌舞者為準繩。其次曲子的結構並不重視旋律的多樣變化,而以序、破、急的形式為格;而華麗的文詞則在於表現幽玄美的效果。能在日本的古典舞臺藝術中,格調甚高,極受推崇,其樂曲目前還有人把它當作日常欣賞的對象。近來日本對能樂的藝術性之研究仍在積極進行,人們逐漸地體會到其藝術價值,認為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但和我國的平劇比較起來,無論其服飾、曲調、動作,似乎令人覺得有素樸、平淡、刻板、玄奧等印象。

『能』具有技能或成就的意義。能劇的表演者既非平常定義上的演員,亦非扮演者,只是講故事的人。他們透過面具的角度和形體動作來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能劇通過劇中人物和事件象徵性地傳達具體觀念;而西方戲劇則通過形體動作和聲音來喚起觀眾對具體觀念作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響應,因此能劇不是西方戲劇含意中的那種戲劇。能劇是簡短的,對話少、動作和音樂只有一個概略,很少發生事件,取而代之的是形象化的明喻或暗喻,如果對日本文化史涉之不深,便無法充分領悟。 ……註解一



能與狂言之概說
能與狂言總稱為「能樂」。這個名稱是在明治時代(1852~1912)以後才定的,到江戶時代為止稱為「猿樂」。

在奈良時代(710~794),由中國(唐朝)傳來以變戲法或雜技為主的大眾藝術,稱為「散樂」。至平安時代(794~1185),再轉變為表演滑稽的模仿演技。由於猿最擅長模仿,所以,這種大眾藝術才由「散樂」改稱為「猿樂」。

到了鎌倉時代(1185~1333),由於內容端肅的歌舞較滑稽的模仿表演多,因此從這時代起,猿樂便劃分為二,一是由音樂和舞蹈劇組成的「能」,一是以話劇型態表現的「狂言」。

 一直到室町時代(1333~1573),觀阿彌和世阿彌這對父子才使「能」發展成為一種藝術。此後,經江戶時代至今,「能」與「狂言」即一齣齣地交互上演,如同同一母親生下的異卵雙胞胎般,這兩種藝術雖然外貌全然不同,但本質卻非常酷似。

「能」是在有屋頂的特別舞台上表演,演出者需戴上「能面」穿著「能裝」。「能面」這種假面具是裝扮的一種方式,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假面劇演出。

「狂言」與「能」的不同之處,及在於「狂言」是以製造歡笑為目的的戲劇,因此,較適合現代年輕人的口味。現在「狂言」已逐漸成為獨立的戲劇,在高中各校園極為風行。

 能的表演者,主要分為「仕手方」(主角之意,多半戴有面具)、「協方」(配角,不戴面具)和「雜子方」(演奏笛、大鼓等樂器)三種。除「仕手方」和「協角」之外,其餘的角色通稱為「連」。….註解二

二、 能劇

在日本的開學典禮或是上班族的入社典禮中,經常會提到「不可忘記初心(????,入門初學之意 )」這句話。這句話其實出自室町時代集能劇大成的世阿彌的語錄。能劇是於十四世紀時由觀阿彌(1333~1384)、世阿彌(1363~1443)父子兩人集大成極其抽象的戲劇。 能劇是將舞蹈、音樂、詩歌、戲劇等藝術混和的一種現存的世界上早的舞台藝術。能劇的主角幾乎都是幽魂,因此情節都是敘述已經完結的人生,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戲劇。雖然主角是幽魂,但是能劇所表現的,是超越時空的人的本質或感情。能劇的動作非常緩慢簡單,但是每一個動作都能表現出複雜的感情,正是所謂的「身體動三分,心靈動七分」的戲劇。
  
能劇的起源可以推到中國傳來的散樂,或是祈禱五榖豐收的民間宗教儀式,以及以模仿為主的民間舞樂「猿樂」,這三種藝術互相影響,最後才發展出能劇。日本的南北朝時代,觀阿彌將原本以模仿為主的猿樂加入音樂與舞蹈,因而受到將軍足利義滿的賞識。觀阿彌的兒子世阿彌更將能劇的精神放在追求「幽玄」之美,創造了「夢幻能」劇,能劇的藝術性因而更往上提高了一大步。….註解一

能劇的巨匠 ─ 觀阿彌、世阿彌

觀阿彌清次(西元一三三三 ~ 一三八四)

日本演員、劇作家、音樂家、能劇的創始人之一。本名結崎清次。曾在小波多一個演出猿樂的劇團任職,這種戲劇在當時已有對白、特技表演和舞蹈表演的戲劇。後率領劇團來到大和並組織了結崎劇團。他的演出到處都極受歡迎,於是他開始巡迴演出並到京都表演。一三七四年將軍足利義滿成為其庇護人。觀阿彌是第一個把舞曲(帶有強烈的不規則節拍的一種流行歌舞形式)和戲劇相結合的人。還把「田樂」(鄉村豐收節慶活動)的音樂和舞蹈納入他的戲劇之中,創立了很有影響力的能劇觀世座流派。其子世阿彌元清既是演員又是劇作家,後成為能劇最重要的理論家。

世阿彌元清(西元一三六三 ~ 一四四三)

日本能劇偉大的作家和理論家。原名觀世三郎元清。能樂現在的形式是在世阿彌和他的父親觀阿彌創造的。自從一三七四年在足利義滿將軍面前表演以來,世阿彌得寵於將軍,受到庇護。他使「能」擺脫了過去那種粗糙,發展成綜合性的貴族戲劇。其父去世後,世阿彌成為能劇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他不僅繼續舉行精彩的表演,還創作了約二百齣戲曲,流傳後世的有一二四齣。他原打算讓長子做繼承人,不幸長子先他而死。一四三四年他又被足利義教將軍流放,因而晚景淒涼。可能是在義教死後,他於一四四一年回京。著有《風姿花傳書》(一四四○ ~ 一四四二)等戲劇理論。書中涉及到創作,朗誦,啞劇,舞蹈及演出原理,是為弟子們所寫的手冊。他認為一個演員必須會扮演三種基本角色:軍人、女人、老人。還需會演唱其歌曲及舞曲。能的主要因素是「物真似」─ 模仿事物和「幽玄」─ 象徵的外表和精神的核心。這是最高水準的表演技術,成為檢驗「能」的精華的試金石。

能劇舞台

能劇的舞臺在江戶時代之前並不包括觀眾席,到了明治時代,開始把能劇舞臺和觀眾席一起合建。在以下的介紹中,把舞臺分成四大部份,並且增加補充部份以及觀眾席部份。

舞臺四大部份:

〈1〉本舞台→演能劇的中心地帶,長寬各有六公尺,舞臺的屋頂有四根柱子支撐(左上方為切手柱、左下方為目附柱、右下方為脅柱、右上方為笛柱)。此外舞臺的地板構造特別,下方有空甕,以加施踩腳時及韻律的效果,此為能劇的特色。


〈2〉橋掛→演員進場時主要利用橋掛,是一條長三十三至二十五呎、寬六呎,兩旁有柵欄的走道,前柵欄有三棵松苗,象徵天、地、人。

〈3〉後座→由二至三名鼓手和一名笛師組成樂團的席位。

〈4〉地謠座→伴唱者所坐之處。主要為八至十人。用來敘述大部份故事。

補充部分:鏡間→是一個有大面鏡子的後臺,演出在出此場所前需在此整理儀容才出場。
觀眾席→觀眾分坐於正面和左側面,可以從兩個方向觀看舞臺,並且座位是依立體方式(越後越高)設計而成。

專有名詞
觀客席----- 觀眾席。通常以六百人為最適當。
仕手柱主角柱。能劇的主角進場後,在此柱旁通報姓名並作必要介紹。
目附柱主角由於能劇面具的眼孔狹小所影響,視野被限制住,故以此住辨別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脅柱 大臣柱。配角所靠近表演之處。
笛柱 笛師坐此柱旁邊。
切戶口 後座底的右方有另一個小進口,高僅三呎,供不重要人物使用。
鏡板 後座的牆壁。漆有松樹和竹子,銜接舞臺和後台的通道。
鏡間 後台。…註解三

能劇原則上不用舞台裝置,也不使用照明的技巧。能劇的舞台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改變,江戶時代初期之後的舞台可以分為「本舞台」、「橋掛」、「地謠座」、「後座」四部分。演員演出時的中心舞台就是約六公尺四方的「本舞台」,這「本舞台」的四個角落有四根方形木柱,上面有屋頂。舞台從正面看去,最裡面的壁面稱為鏡板,通常只畫一棵老松。鏡板右側的一小片壁面則畫著細竹。鏡板的前面就是「後座」,是鼓笛伴奏樂器的座位。後座左側有一通道「橋掛」,那就是演員進場退場的通道,除了能夠達到電影技巧中「淡出」、「淡入」特殊的舞台效果外,也能在上面表演舞曲,或是利用「橋掛」來象徵「天界」,本舞台則象徵「人間」。

「本舞台」最能表現出能劇的本質,其木材只削掉木皮,完全不塗上任何東西,因此更能突顯出演員的演技。舞台的地板極為平滑,有利於提高滑步的效果。能劇的舞台沒有任何道具,只憑著歌謠的內容、音樂、演技來激發觀眾幻想各種場景------連綿的山峰、驚濤駭浪或是潺潺的水聲。本舞台呈現稍微縱深,這對場景的描繪極為有利。譬如:要表現在曠野中沉思時,則讓演員站在舞台後的地方;當演出女主角在情人的墳前哭泣的時候,則讓演員坐在舞台的前方。由於本舞台突出於觀眾席,因此觀眾可由三方看到不同的空間表現,觀眾與舞台也非常接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