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能劇3- 能面



演員所戴的面具即為能面。能面所呈現的是一種中性表情,嘴唇微開,似乎將喜怒哀樂全凝聚在面具上。因此更能表現出人的內在情感。譬如說,演員以右手靠近臉頰,其效果比放聲大哭還來的強烈。當能面輕微的上下移動時,即能顯現各種微妙的表情。然而,外國人看了能面大多覺得陰森可怕。因為能面是一種面具,同時也為演員傳達了感情。僅依據著演員的動作和角度的變化,或是稍稍的打上燈光的情況下和歌謠與囉子、配合著如此微妙的作用之下,表現出喜怒哀樂,也在一瞬間吐露出激烈的情感,因此能緩緩的道出心境的變化。所以看見的雖然是無表情的面具,實際上卻蘊含著無數的豐富表情。


能劇的演出者全為男性,主角稱為「入氏」、配角稱為「脅」。兩者各可擁有一名隨從。兒童叫「子方」,可扮演小王孫等角色,一齣能劇的演員極少超過六名,其中主角和其隨從戴著面具其他的人則不戴。台詞由歌隊唱出。不戴面具時叫做「直面」,表演都不能流露出任何表情變化,讓人感覺彷彿是能面具一樣。
能面的起源

面具的使用,起先並不是因應戲劇上的需要,而是在原始的宗教信仰裡,擔任祭司的巫師,同時具備了靈媒和舞者的身份。在進行祭祀儀式時,戴上面具表示化身為神靈,傳達神旨和神威。在這樣的情景下,恐怖的神鬼面具自然先行誕生。之後,象徵智慧的老人面、代表女神的女面,才陸續出現。隨著時代的演進,戲劇逐漸脫離了宗教,成為獨立的娛樂活動。面具變成了演戲的道具,以增強戲劇效果。從最早傳入的伎樂面到舞樂面、行道面和追儺面,都對後來的能面造成影響。

大約在七世紀初期,伎樂由中亞地方傳入。伎樂面為表現喜感,表情較為誇張,大多由桐木、楠木製成。伎樂沒落後,舞樂便取而代之。舞樂偏向風雅的貴族文化,舞樂面表情就較為含蓄,表現出細緻的質感,多以桐木檜木為造材,一般認為已有能面的雛形。之後,約十世紀至十三世紀期間,與佛教有關的行道面也出現了。行道面是為了供僧侶修行時所使用,多由佛師(製作能面的工匠)模仿伎樂面、舞樂面的作法而製成,故樣式接近佛像。追儺面也是在十三世紀左右開始盛行。所謂追儺面就是節日祭典上所使用的鬼面,為配合神社、佛寺的各種驅邪儀式而產生。而能面可說是吸收以上四種面具的技術和造型在創新的藝術品。

能面的製作

製作能面的人稱為「能面打ち」。能面通常以檜木為質材,再加上胡粉,塗以顏料。平均長廿一公分、寬十三公分。臉部接近於平面,但畫工的重要性超過刻工。面具的各種表情、色調,塑造了人物獨特的性格。

根據《由樂談儀》的記載,能面的製作分為五期:

第一期:翁面時代 大約在十世紀左右。翁面適用於神聖的「翁舞」曲目,受宗教儀式的影響甚鉅。主要的作者有日光、彌勒、春日都係佛師等。

第二期:創作時代從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初,是能面製作最輝煌的時期。此時正好是能劇成為主流的時代,加上優秀的工匠輩出,可謂是相得益彰。

第三期:中間時代 此時因戰亂使得能面作品產生低潮,面具的式樣也逐漸轉向模仿,優秀的作品較少。

第四期:仿作時代從桃山到江戶時代,稱做。在德川時期,能劇受到國家保護,趨向固定化和形式化。初期雖有名家出現,但卻後繼無力,能面的創作缺乏創意。

第五期:近代期 明治維新之後,能面工匠大增,但素質參差不齊,可說是面臨考驗的時期。

能面的功能

各式各樣的能面,可以戲劇上的需要做各種的演出,亦即面具就是變身的道具,可以依神、女性、幽靈……個個角色來使用。能面具有人和靈的特質,皆有其「精神的核」來凸顯人物性格。故能面之於演員,乃是精神灌注的對象,具有特別意義,被視為神聖之物。


所謂能面具的表情,就是無表情式或稱中間表情。這是捨棄一瞬間的喜怒哀樂,而追求共通性的型。其原因有二:一是沒有特定表情,就可以表現出各式各樣的情感;再者是可以適應長時間的舞臺演技。另外能面的「角度」可以顯示表情的變化,例如上仰即為陽性表情;下俯就代表悲傷或寂寞。因此,若配合適當的照明,就可使面具產生多角度的變化,以表現情感。依據能面就代表一種「精神性」,不僅可以規制演出,同時也能孤絕演員的所在,更是一種兼具造型美的藝術品。所以,能面具才能媲美希臘的假面戲而聞名全世界。..註解三

沒有留言: